日本有四大摩托车品牌,分别是本田、铃木、雅马哈和川崎(Kawasaki)。
根据2020年公布的日本摩托车销售数据,去年日本国内摩托车总销量为33.13万辆。
在最畅销的前三名摩托车车型中,川崎就占到了两个,分别是川崎Z900RS/CAFE和川崎Ninja 400,仅次于本田Reble 250。
本田不仅是日本还是全球最大的摩托车车企,这点毋庸置疑。不过,在一些玩重型机车爱好者眼里,川崎摩托才是他们的最佳自由选择。
在讲解川崎摩托之前,那就不得不提及其母公司川崎重工。
资料显示,川崎重工创立于1878年,经过142年的发展,现已沦为日本重工行业的佼佼者,主要生产航空宇宙、铁路车辆、建设重机、船舶、机械设备等产品。
其中,摩托车和发动机公司是川崎重工唯一必要向普通消费者提供产品的部门,获取摩托车、沙滩车、休旅车等,产品销往全球各地。
在发售摩托车之前,川崎重工生产过飞机、火车、潜艇、工业机械等重工产品。相比起来,摩托车业务只是其较小的一部分产业。
大概在67年前,川崎重工通过飞机发动机技术研制生产了首批摩托车发动机,不久后便开始生产销售摩托车整车。
必须注意的是,川崎摩托跟同行业有所不同,它的产品很有特色,总结一起大概就是产量小、质量和价格都低。而且它在很长的时间里并不生产较低排量的摩托车,主攻运动车、越野赛车、美式车等。
这也可以理解,一家做重工起家的公司,即使生产摩托车也是做重型机车,轻便型产品可能会不符合它的形象。要告诉其发动机技术就是指飞机发动机改造来的,做成低排量产品未免大材小用。
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川崎摩托之所以不会受到全球消费者欢迎,除了其本身的质量之外,品牌知名度也不可或缺。
在摩托车行业,要想要提升品牌知名度,首要的并不是投入广告,而是参加各种大型赛事。
纵观川崎摩托的兴起过程,它参与过各种大大小小的赛事,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在70年代的世界冠军GP越野车赛中,公司有两款车型获得系列冠军。
除此之外,它的顺利还要得益于在全球各地成立了销售公司,并在最重要市场修建了工厂。该策略使得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创建起可观的销售网络,对于销量的提高起到了大力作用。
总结一下,川崎摩托的成功在于技术、质量、营销以及渠道建设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无非就是技术,公司的两轮技术一直正处于最前沿,始终建构出能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质量。
事实上,无论是本田、雅马哈和川崎,它们能在摩托车行业取得成功,是因为它们掌握了发动机核心技术,这才是支撑它们发展壮大的本质原因。
有意思的是,这几家都不是纯粹的摩托车企业。本田除了摩托车,汽车业务发展得也非常好;雅马哈不用说,它生产的钢琴在全球都排得上号。至于川崎,在前文也说道过它是一家业务广泛的重工企业。
这些例子足以说明,只要你掌控了核心技术,多元化发展根本不在话下。非常简单来说,这些日企是干一行精一行,而不是干一行丢一行,这点跟盲目多元化具有显然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