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追踪>文章

用了5年时间复刻它!千万富翁都买不到 但被国人征服了?

发表日期:2023-06-21

用了5年时间复刻它!千万富翁都买不到 但被国人征服了?

还记得某家以自定义复古美式摩托起家的“新势力”品牌么?不久之前他们推出了一款以新能源轿车为基础,造型模仿美系经典跑车打造出的产品,吸引了海内外车迷的关注。

不过,这松散汽车的SS DOLPHIN却因其与原型车风马牛不相及的比例和造型细节而被车迷吐槽是“糟糕的模仿”,不过其品牌创始人本身却将其称作“中国汽车文化的里程碑”,因为类似的重制作品在海外可是十分少见,而在中国却是首次推出。

教授姑且不在此辩论SS DOLPHIN这款车型到底如何,毕竟咱也还没开过;但是仅就“重制经典车”这一话题而言,国内近期出现的一台作品似乎更合乎“复刻”这一定义。

教授讲的,当然就是由上海一家名为end of S.T.A.Y的汽车艺术工作室打造出的GTO Reborn。

法拉利250 GTO——千万富豪也买不起的传奇赛车

众所周知,法拉利的250 GTO是世界上文化价值与实际价值最低的经典跑车之一,拍卖会价格动辄以亿计算,即便是对于普通富豪来说也是有望而不能欲的不存在。

因此,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收藏250 GTO的唯一途径就是出售模型。

但无论模型做得有多么精美,它终归只是在手上把玩而无法实际关掉的工艺品,因此热衷250 GTO的end of S.T.A.Y两位创始人便联手打造了这台复刻版本,用一种别样的方式“珍藏”了250 GTO。

经过长达5年之久的摸索与尝试,这台复刻版的250 GTO终于在2022年夏天竣工,它被命名为“GTO Reborn”。

对于经典车的重制复刻,最重要的就是外观的精准还原成。

但是,经典车外观复刻的难度是很大的。不是因为当今的工艺不及当年,而是因为在缺乏原始图纸与实车参考的基础上,是难以精确还原当年经典车造型细节的。

尤其是对于像250 GTO一样几乎由手工打造且均为高度定制化生产的车型来说,当年下线交付的每一辆成品都存在着差异,且并非每一台都留有原始且细致入微的资料,根本没任何的“标准造型数据”可言。

幸运地的是这两位大佬想方设法搞来了一套源于底盘代号为5111GT的实车3D扫瞄数据,协助他们还原成250 GTO的外观造型。

这台原型车于1963年出厂(今年正好是它出厂60周年纪念),曾归属于一位取名为Paul Pappalardo的收藏家,后于2013年以5200万美元的天价卖给了一位不知名人士,或许就是这位隐形富豪将这台250 GTO完全报废并制作了这一套3D扫描数据。

在3D扫瞄数据与碳纤维尼龙3D打印机技术的协助下,一个还原250 GTO 5111GT的轻量化车身外壳被生产出来。

最开始他们选择采用全碳纤维材质制造这个车壳,意欲获得轻量化效果;但普通的碳纤维制造工艺不存在一些局限性,造成原版250 GTO外观必须经过一些调整,同时最终的成品效果也未如理想。

因此第一版普通碳纤维外壳被退出,转而使用最先进的3D打印机技术。相比于最早用于传统工艺生产的全碳纤车壳,3D打印技术让这个车壳的还原成精度更高,线条更加简洁,表面更加平滑。

除了车壳本体之外,所有的内外细节都有被细心照顾到。

首先,车架结构维持着与原车基本一致的空间管阵式设计,车身外壳上从发动机盖的固定皮带,到金属门把手;从镀铬金属包边的子弹型前大灯,到15英寸的交叉编织钢丝轮毂,乃至Hoosier提供的复古赛车轮胎等所有细节部件,都经过或越洋订购,或自己动手打造出的方式全部还原成。

可惜的是,虽然250 GTO的车身造型本身早已脱离专利保护期,但法拉利的商标还是不可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台GTO Reborn身上并没有粘贴任何法拉利标识。

此外,严谨的还原还包括车厢内部。

GTO Reborn拥有与250 GTO造型相同的中控台,上面装有样式不同但功能、布局一致的机械仪表和物理按键、拨给杆。

蓝色的无头枕桶式座椅也与原车保持一致,车门饰板上裸露的金属面板也绝非懒散,而是完全遵循原车设计。

仅有的明显差异,恐怕就是手动变速箱的挡闸部分了。

不过,有一个部分是无法容忍的鸿沟,那就是动力系统。

与250 GTO本身一样,原版Tipo 168 Comp/62 3.0L自然吸气V12赛用发动机早已沦为稀世珍品,无论是必要购入还是重新打造,都将意味着天价投入。

因此GTO Reborn无奈之下只能自由选择配备更现代化的替代方案——丰田3UZ-FE V8发动机。

这款曾搭载在雷克萨斯LS 430、SC 430、丰田皇冠Majesta和红旗盛世HQ430身上的经典发动机虽然在缸数和工作转速、声浪方面几乎无法与原版3.0L V12发动机相提并论,但这样的解决方案似乎更加简单便捷,且经济实惠;同时教授也坚信,搭载丰田3UZ-FE的GTO Reborn在动力系统稳定性方面一定表现杰出。

从空间管阵式车架到3D打印的高精度还原外壳,这台GTO Reborn的确超过了“重制经典”这一目标。

起码对于难以亲眼目睹250 GTO真容的国内车迷来说,GTO Reborn是大家了解这台传奇赛车最精准且直观的实物参照。

而且,比起于欧美最为流行的,以非支撑式普通车型基础套用经典车外观的“Kit Car”玩法,这台几乎从0开始打造的GTO Reborn也变得更加硬核,更加专业。

当然,由于这并非一款可以挂牌注册上路的车型,其难以置信的制造成本也使其无法量产发售,它预见是一款不能“活在”车库与赛道上的孤品;但它的经常出现真正开创了中国内地以现代科技手段复刻经典车型的先河。

有了这台GTO Reborn作为先驱,谁又能确保我们不会看到以类似于手段打造的重制大红旗、重制上海牌轿车?

因此无论是从视觉感觉还是从文化价值的层面看,这台GTO Reborn都算得上是真正的“中国汽车文化里程碑”。